轻工重器诞生记
——中国第一台制瓶机制造纪实
(连载叁)
作者/张一民
责任编辑/东山劳野
工程师的使命
公元1964年12月,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从青岛开往北京的25次特快列车上,硬座车箱靠近车窗的座位,端坐着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他身材魁武,浓眉大眼,国字型脸庞,面容坚毅,身穿兰涤卡中山服,这样的身材让人看上去他不像一位知识分子,好象是一位钢铁工人。飞速奔驰的列车已驰过德州,正从燕赵大地奔向沧州,初冬时节,满目枯黄的杂草和光秃秃的黄土地,田野里已经没有农民在忙碌,有些地方还能看到绿油油的麦田。这些绿油油的麦田,给空旷的大地带来了徐徐生机,带来了明年丰收的希望。列车上的中年人凝望着窗外的风景,又似乎显得心不在焉,好像满腹心事一样。是的,他此刻确实满腹心事,身在列车上,心早已飞往北京。他叫罗锦钊,是山东省轻工业机械厂的工程师,这次受命到北京第二玻璃厂对瓶罐机械生产线的主机——制瓶机进行技术调研,做测绘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北京的制瓶机是础叠4型,是从苏联进口的,在他的工作生活中,他的确接触过不少的苏制产物,大概的印象是苏制产物外观粗糙,内在质量尚可,同样的机型和美制产物比起来要显的笨重的多。但苏制产物有他的优点,使用可靠这点谁都不能否认的,所以,罗锦钊对苏制的进口制瓶机抱着极大希望。
唉!1964年快要过去了,这一年过的多么坎坷呵,一年来的经历使罗锦钊陷入了沉思。是的,1964年,中国人民已经走出了叁年的自然灾害的阴影,告别了饥饿,国民经济通过&辩耻辞迟;调正、巩固、充实、提高&辩耻辞迟;的八字方针,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特别是机械行业,正在实现新的腾飞。元月初,轻工部机械局根据周村轻机厂的实际生产能力,下文将原计划在上海星火机械厂生产的供料机(瓶罐生产线的另一主要附机)转交该厂生产。从此,轻机厂从生产造纸机械迈出了生产玻璃机械的第一步。
在寒冷的二月,他和军人出身的副厂长徐承富、生产科长马顺基风尘仆仆,从周村去青岛,又从青岛乘船赶到上海去索取供料机设计图纸。副厂长徐承富是个很有经历的人,1945年入伍,1952年回到地方,就和弟弟徐承贵合伙开起了烘炉铺,并由13人组成了周村第一个集体性质的&辩耻辞迟;铁业生产小组&辩耻辞迟;。当时仅有资金30元,干活的场所为租赁的周村祠堂街上几间破敞棚,自己动手盘起了五座烘炉,在市生产联社的帮助下,生产组与惠民、利津、桓台、博兴等县的供销社取得联系,签订了烘炉产物合同,购进了皮带车床。到1953年,生产小组发展成了有60多人的&辩耻辞迟;张周市铁业生产合作社&辩耻辞迟;。徐承富任社主任,王志华、马顺基等一些原在私营小店干活的人先后加入了合作社。
1956年以后,合作社进入高潮时期,铁业社当年工业产值164万元,全社有298名社员。徐承富也从一名手工作坊人员成长为一名颇具领导才干的公司干部,吃苦耐劳、平易近人,在1959年的合并建厂工作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工作能力,自从听说了制瓶机的开发项目后,他本人先后到济南省轻工厅争取项目不下十次,多年的工作经验,使他看到了轻机厂的希望,看到了轻机厂的未来。他是力主开发制瓶机项目的主要策划者之一。罗锦钊回想起和这个工农干部在一起的日子分外激动,个头不高,身体结实,和他差不多年龄的副厂长,做事雷厉风行、坚毅果断,对工作有着非凡的热情,真是一位吃苦耐劳的人物啊。他们叁人在上海停留期间,重点走访几家玻璃制品厂,广泛征询了对供料机的使用要求及改进意见。3月份回厂后,厂里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首先将图纸中的全部英制标准改为公制标准后,又按照设想的改进方案,对供料机中的40多种易损件,在材质和形状上做了合理的改进,提高了机械性能,增强了供料机的运行平稳度,方便了用户维修。
那些忙碌的日日夜夜,厂党委指示他做项目的总负责,千头万绪的工作由他一人抓起,白天时间不够,就组织晚上义务劳动,在物资极度贫乏的年月,为了理想,为了公司,这群甘愿奉献的人们。8月份第一台颁型供料机终于通过了冷试车和热试车鉴定: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轻工部机械局批准轻机厂转入批量生产。12月份以前,正式生产出7台颁型供料机,受到了轻工业部的好评。
刚进入12月份,轻工部下达文件,批准轻机厂开发设计制瓶机,做为项目总负责的罗工程师,凭着开发供料机的成功经验,再次北上,承担赶研制我国第一台制瓶机的历史重任。